孔目湖讲坛
  讲座新闻
讲座新闻 首页    讲座新闻    正文

诗词与现实融合,重返宋词的现场

——王兆鹏做客第555期孔目湖讲坛

(记者:蒋德林、郭齐萍、衷诗瑶)

“文学即人学,阅读古典诗词就是一场从古到今,从作品到人生,最终回归现实的穿越之旅。”

9月21日晚,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会长王兆鹏先生做客第555期孔目湖讲坛,为师生带来题为“像侦探一样勘查宋词现场”的精彩线上讲座。

讲座伊始,王兆鹏教授指出曾经有人提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这首词究竟是写在万安造口还是赣州郁孤台亦或是在造口作出再题在郁孤台?弄清写作地点对理解诗词有什么意义?词中包含了什么历史故事和历史信息?带着这些疑问,王兆鹏教授一一为我们进行了解答。

追寻地理位置,品味作者心境

王夫之《姜斋诗话》:“身之所历,目之所及,是铁门限。即极写大景,如‘阴晴众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要真切地理解诗人的诗心、诗境,就必须亲历其地其境,见其所见,闻其所闻。

由“宋代造口驿推测位置卫星图”可以看出,造口村所在的山岭,应是杨万里的诗《宿皂口驿》《晚过皂口岭》二诗中所提到的“皂口岭”,可知宋代的造口岭是一个驿站,条件非常差,屋舍破旧不堪,但除此之外没有可以歇脚的地方,因此辛弃疾会在此停留。

追忆人生经历,感慨报国无门

王兆鹏指出“中间多少行人泪”,既是书写过江“行人”的普遍感受,也包含词人自我的独特感受。辛弃疾从北方济南投奔南宋,本是“江南游子”。如今宦游,从京城临安来到赣州,又由赣州北上去襄阳,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壮怀理想,遥遥无期,而岁月流逝,又作“行人”更远行,时不我待的焦虑会激发出人生行路难的伤心泪。

他在《鹧鸪天·送人》词中曾感叹:“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既是辛弃疾在亲历十八滩的艰险 ,对人生行路难的体验更加深刻历经世事的体会,也是在屡次遭猜疑,不受信任时发出的苦闷感慨。

王兆鹏以郁孤台改名、造口见证的国难、赴任地点襄阳的人事三个方面,结合祝穆的《方舆胜览》《宋史后妃传》和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描绘了当时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作者的创作思路、深层意蕴乃至典故语源。

追逐诗歌深意,感受作者情感

王兆鹏指出创作现场关联的每一种历史背景和创作传统,都丰富了文本的意蕴,提供了不同的意义指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看似辛弃疾是写眼前景,但其背后有更加深层次的含义。如若弄清楚了“东流去”的语境,就可明白辛弃疾是隐含着像杜预那样回“到玉京”的念想。

王兆鹏在讲座最后做了总结,认为古典诗词的现场勘查需要注意四个结合:一是点线面结合。即创作地点与地形地貌,交通路线相结合,从而了解作者的情感因何而生,作品中表现的情景从何而来。二是实地勘察与文献考证结合。强调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缺一不可。三是客观的现场勘查与主观情感体验结合。想作者所想,感其所感,才能真切体会文本中的微妙之处。最后是文本细读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通过此方法能够增进我们对作品现场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