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湖讲坛
  内容整理
内容整理 首页    内容整理    正文

 

主讲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樊星

    大家好!
     非常高兴来到华东交通大学孔目湖讲坛。那我为什么会选这个题目呢?当时你们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说你们学理、工的学生,平时和文学接触的不太多。不知道大家看电视时有没有注意到,这几年我们国家拍清代的电视剧比较多,比如《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戏说乾隆》、《还珠格格》等。那为什么大家对清代的历史情有独钟呢?不知道大家想过这个话题没有?比如说我们现在在网上能看到这样的批评意见,就是我们现在关于清代的电视剧太多了。我们生活在当代,为什么不多看看当代的电视剧反而要看这么多清代的电视剧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同时,在讲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对这个话题进行一番剖析,当然我也欢迎大家在我讲完以后和我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这个话题。希望大家能养成一种从新的角度看历史的新的思维习惯。
     首先是“情结”这个字。那么什么叫“情结”?我们中国有一个情节叫小说情节,而我们现在讲的是“团结”的“结”,那么情结这个词是个心理学名词,它的英文是complex,complex这个词的英文解释是复杂的,我们以前经常说的一个人的情感是可以经过理性分析的,如爱情、恨情等,但我们还有一个词“爱憎分明”,但complex是指复杂的,爱憎恐怕也不是那么分明的。如果说一个父亲对他自己的儿子有爱有恨,爱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恨他不成才爱他,这就叫做爱恨交织。但爱憎分明不能叫情结,因为爱、恨的对象很简单,这都是一种单一情感。而complex是一种复杂情感,一般认为复杂情感是一种比单一情感高级一点的情感。在如说说心理学中还有一个名词叫“羡憎交织”,羡慕同时就是憎恨。同学们是否想过你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是不是有一种想取而代之的想法:要是我是他多好啊!这就叫羡憎交织。所以说情结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感。
     现在我就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清史情结。那么清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不是一个伟大的朝代?我们中国人经常喜欢说的是“汉唐气象”。中国历史上最引以为豪的是汉代和唐代,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气的时代:汉代汉武帝征服了匈奴,唐代的时候各方使臣都到中原来进贡,这是非常辉煌的。而清代也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朝代。清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他实际上是异族入侵。吴三桂把他们引进到关内以后,他们为了征服汉人花费了很打的力量,历史非常有名的有所谓“扬州十日”。扬州在历史上是个非常繁华的城市,为什么在近代衰弱了?清代占领了扬州以后进行了十天的屠城。“扬州十日,家庭三日”这是汉民族历史上非常令人痛心的一件事。但是也正是在清代,中国历史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康熙当过六十年的皇帝,乾隆当过六十一年的皇帝,他们两个叫起来就有一百二十一的时间,中间还有个雍正当过十几年皇帝,所以在长答一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国保持了稳定、繁荣,保持了世界上第一流国家的水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想想唐代有过这样的辉煌吗?没有。李世民没有当过这么长时间的皇帝,到了唐玄宗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就开始衰落了。汉代有过这样辉煌的时候吗?也没有。汉武帝以后汉代也就开始衰落了。所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长达一百几十年左右的朝代是清代,就是康、雍、乾盛事。清代曾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但是清代的衰败非常快,乾隆以后是嘉庆,嘉庆以后是道光,鸦片战争就是在道光的时候爆发的。最繁荣的朝代为什么一下就变成了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的朝代呢?这一段历史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正在研究: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总是没有长时间的长治久安,经常是开国皇帝辉煌一段很快因为内乱而衰败。所以现在中央的领导人经常会把中央党校的一些历史专家请去授课,怎么样才能保持长治久安,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会从天下大治到天下大乱这么一个循环过程。每个朝代总是辉煌几十之后就会发生如军阀割据、农民暴乱、大饥荒、大灾难。从这意义上清代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这就是我首先要讲的什么叫情结?为什么要关注清史?
     那么情结包含哪几种呢?第一个就是“政治情结”。这里就不得不讲到毛泽东。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个伟大的英雄,同时大家也应该意识到毛泽东也是一个文学家,他的诗词非常有名的。中国历史上有个诗派叫豪放派,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辛弃疾。但毛泽东的豪放已经超过了他们。苏东坡非常有名的一首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到最后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当他看到美好的月光的时候就感慨“人生如梦”,这就是文人的感伤,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小资请调。那有谁像毛泽东一样写过《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是在1936年红军长征连饭也吃不饱的时候写下这首诗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看谁?蒋介石。毛泽东就是在最艰苦的也规划着他的宏伟蓝图。后来这首诗在重庆发表后,蒋介石看到后知道自己写不出这样的诗,但又不愿意在这方面输给毛泽东,于是就在国民党内召集大量的文人、大学教授,以《和毛泽东先生》为题三十多篇,但无一篇超过毛泽东的豪迈气势。毛泽东没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感伤,只有“千古风流人物”都不在话下的豪迈。毛泽东还有一首诗《念奴娇昆仑》: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长征时经过昆仑山看到那么多雪,毛泽东说我今天对昆仑发话:不要这么高,不要这么多雪。这是一个巨人和大山的对话,“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什么时候我能抽出宝剑来把昆仑砍成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长征时候毛泽东就想过有朝一日把中国文化分成三份:一份给欧洲,一份给美国,一份给日本。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气概。中国那时候还是支离破碎的时候,但毛泽东想的是有朝一日中国文化会走向世界。所以就我个人看来,我就认为毛泽东是中国历史上最豪迈的词人,这是辛弃疾和苏东坡都无法比拟的。可能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五百年必有王者行。只有五百年或上千年才能出的这么一个大人物。
     毛泽东对清代文学情有独钟,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有一个是《红楼梦》。《红楼梦》的地位高在哪里?它可以和四大发明相提并论,唐诗、宋词都算不了什么。记得毛泽东在开会的时候多次跟他的部下提出要看《红楼梦》,结果有个叫许世友地说了句:《红楼梦》有什么看的?只不过是才子佳人吃喝玩乐罢了。毛泽东问他看过《红楼梦》多少遍,许世友说一遍都没看过,毛泽东就对他说你只有看了五遍之后才有发言权。第二次开会的时候毛泽东问:许世友来了没?许世友答:我来了。毛泽东就问他《红楼梦》你看完了没?“报告主席我已经看完五遍了,但我不知道看的是什么明堂。”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毛泽东把《红楼梦》看得非常重。毛泽东只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什么最喜欢《红楼梦》呢?《红楼梦》是一本怎么样的书?有心补天,但无力挽救颓石。“补天”这个宏伟的蓝图和自己的力量之间的差距,这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说《红楼梦》是部很感伤的作品,为什么自古以来它赚了那么多人的眼泪,因为它本身也是一部具有小资请调的书。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欢离合,但毛泽东就是喜欢《红楼梦》。所以我觉得有朝一日能把毛泽东看过《红楼梦》以后做的批语重印出来,对我们了解毛泽东是非常又用的。他是个哲学家,但他也是一个情感丰富的文化人。
     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又是一个文化人,那么他从事文学创作一定会有某种政治性,他从事某种文学批评也带有某种强烈的政治意识。正是这样,五十年代有两部电影受到毛泽东的点名批评:《清宫秘史》和《武训传》。《清宫秘史》主要讲述光绪皇帝想从慈禧太后那儿把权夺回来,但终因为力量不够而别慈禧太后关在现在的中南海的银海。光绪皇帝很爱他的妃子,而这个妃子也很想帮光绪皇帝把权利夺回来,所以这个妃子曾经想取得外在的帮助,取得八国联军的帮助把光绪皇帝救出来,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没有成功。这部戏实际上反映的是清代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较量,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永远的痛苦。那是日本刚刚变法成功,而中国的变法却失败了。49年以后中国一直在打仗:军阀混战、中日战争、国共之间的内战。在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了到79年这长达三十年的时间里面,中国也发生过一些政治动乱。实际上中国真正的起飞是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中国比别人落后了这么大一段时间。前不久有个电视连续剧叫《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它里面把袁世凯、李鸿章这些人写得漫画化,写出了他们很能干的一面,甚至想有所作为的一面。从三、四十年代到现在一直有人在写戊戌变法,这是因为变法是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是一个政治情结。本来看这样的电影能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而毛泽东看了却说这是一部卖国电影。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再怎么说也是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矛盾,而珍妃想要八国联军帮助光绪皇帝夺回权利,这就借助外部势力解决国内的矛盾,这样一来就来卖国主义的嫌疑。特别是电影最后珍妃投井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往西安方向逃,逃的路上老百姓全跪在那里请求皇帝不要逃走,当时光绪皇帝还泪流满面,看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同情光绪皇帝。而在毛泽东看来这也是不允许的,他是一个封建帝王,封建帝王总是压迫人们的怎么能值得同情呢?所以毛泽东就凭这两个情结把这部电影定为卖国主义的电影。但可能当时是因为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关系还比较好,所以这个案子没有公开,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泽东和刘少奇算总帐,其中有一篇文章就叫《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电影《清宫秘史》。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他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不是感受到里面的悲欢离合,他首先想得是这个主题有没有问题。他作为一个政治家衡量一部作品的标志第一是政治,其次再是别的。所以这一段历史作为一段屈辱的历史,毛泽东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看了非常生气。中国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捍卫自己的权利而绝不能依靠外国人。
     《武训传》里有个非常有名的乞丐叫武训。他又行乞,但又去想兴学。中国有个很有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在战争年代就想到了要教育救国,他提倡鲁迅精神,即使没饭吃也要把教育办起来,中国就会又希望。陶行知先生一直是中国民间教育家的榜样,为此毛泽东非常敬佩陶行知。我也是有幸也是在那时候看过这部电影,但看是就有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为什么只有乞丐武训想办学?他小时候跟母亲一起在街上走,看到街上有一张写着“三字经”的纸片,他就问其母这是什么字,他母亲说不认识,他接着问那怎样才能认识呢?他母亲说要上学。那要怎么才能上学?他母亲说出钱,但我们家没有。就因为这句话,武训发誓一定要上学,他就把要饭得来的钱全部攒起来,经过长期的要饭,那他到底积攒了多少钱呢?电影里面有个场面:如果五百个前一串的话,他攒的钱需要钱庄里面两个伙计去抬才行。结果这个事被他的弟弟发现了,晚上他们乘他睡着的时候他契约偷走了。武训起来醒来时发现钱全没了,他非常绝望,攒了那么多年的钱全没了,现在要再攒的话恐怕是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了。于是他跑到街上,如果你们可怜我的话你们可以打我,只有你们打完以后给我钱。最后他被地痞、流氓等人打的不能动了。后来这个消息被某个官员知道后上报皇帝,皇帝特意嘉奖他黄马褂,并赞助了一部分钱帮助他办学。51、52年也正是中国需要兴办学校的时候,本来这部电影正好和当时的形势相呼应,但在毛泽东眼里却不是这样的。毛泽东觉得向武训这样的人培育出来的人再多也就是封建王朝的尾随者,他觉得光靠教育来救国是行不通的,他觉得这样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彻底推翻旧世界,重新建立新世界。所以这个电影也被批判了。这里大家要注意:不管毛泽东批判《清宫秘史》还是《武训传》有多少不合理,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毛泽东看文艺作品时总是和别人的眼光不一样。那毛泽东的过错在哪呢?他作为最高领导人,他的个人看法一旦成为一种运动就会当时的文艺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这一点在文化大革命时得到了证明。
     在毛泽东时代还有几部电影看了以后也很能激起我们的爱国热情:《甲午风云》和《林则徐》。中日甲午战争到最后将士们用自己的战舰去撞沉日本的战舰,这是一种怎样的民族气节!《林则徐》是写鸦片战争的,多少年后谢晋又拍了一部《鸦片战争》。所以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等这些清代的历史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留下的创伤太多了。中国走向现代化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但这个走向却是被强行拉进去的,这也是一种民族屈辱。所以从鸦片战争、戊戌变法中中国人得到的除了屈辱感更是唤起了中国人发愤图强的信念。所以《清宫秘史》、《武训传》、《清宫秘史》、《武训传》等作品都反映了一个基本的主题,他们将我们民族的屈辱记忆深刻的记录下来了。为什么人们总提清代呢?因为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朝代之一。而今天中国发愤图强很重要的一个动力就是把这种屈辱印刻在一个民族的记忆中。
     对清代历史的记忆实际上是和屈辱联系在一起。中国为什么会和苏联闹翻,原因之一就是毛泽东不喜欢听苏联的指挥,他坚持中国民族有自理的能力,是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八十年代作家们频频回顾清代历史是处于一种现代化情结。八十年代有个作家叫钱纲,前不久就有个他描写的电视,主要是讲述一部分中国少年去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他写过一部作品《海战》就是为了纪念伟大水师建立一百周年。1888年北洋水师建立,1988年为它写了这部作品。北洋水师的实力实际上并不被日本水师差,但在腐败政治的统领下,北洋水师日渐衰败下去了。钱纲在他的作品中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素质。如果人的素质跟不上现代化,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科技都是一句空话。那么这个素质体现在哪里呢?比如说慈禧太后知道中国要富强就必须改善中国的军舰,但遇到她做寿她马上想到的就是如何把颐和园修整一下,于是就把北洋水师的军费挪用了,这对于中国来说相当于釜底抽薪。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鸿章。近代史上的李鸿章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卖国贼,但是中国有个很有名的思想家叫梁启超,他曾经为李鸿章作传。在那部传里我们了解到李鸿章在变化失败后曾经接见过孙中山,在清朝变法就像幢纸房子,一捅就破,甚至连风都可以吹走,李鸿章接见孙中山实际上是想把革命的责任交给孙中山。我为李鸿章感到可惜,他是个有才能的人,但是就是因为他生活的时代而无法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李鸿章一方面要跟外国人周旋,为什么李鸿章会签订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呢?其实任何人在他那个位置上如果不签订条约马上就会被赶下去,他签订条约可能是缓兵之计。北洋水师的失败,也是中国海军的失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的素质问题。同时,北洋水师的体制和现代化战争格格不入。
     八十年代还有本非常有名的书唐浩明的《从政要看曾国藩》。“从政要看曾国藩,经商越过胡雪岩”。毛泽东曾经说过近代的这么多政治家我就知服曾国藩,巧合的是蒋介石最佩服的也是曾国藩。为什么共产党的最高领袖和国民党的最高统领最佩服的人都是曾国藩呢?因为曾国藩被认为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名臣的同治,他起于危难之中。太平天国时清朝完全挡不住了,这时皇帝强行命令他出来的,他才承担起作为臣子的道义,他为了振兴清朝而呕心沥血。曾国藩在治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中国人提倡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很多人虽自己的功勋卓越,但对自己的子女却无能为力。而曾国藩在这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出色,在他为官的几年中,他的家人一直得保持着独立的本色。所以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了有名的外交家。同时曾国藩的文章也写得很好,是标准的桐城派。像他这样既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一个文人的人在历史上很少。而且曾国藩也最注重名节,在打下天平天国之后,他把钱财分给他的部下们,并告诉他们回家买地种田去,再也不要出来做官了。他让所以的好处都让李鸿章他们得,让他们到舞台上去表演。所以正因为如此,曾国藩后来没有落下走狗的罪名。从《从政要看曾国藩》这本书中,你们既可以看到曾国藩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踏上政治顶峰的,也可以知道他是怎么样激流勇退保全自我的。
     《红顶商人》中的官商胡雪岩,他在一开始就看出左宗棠是个很能做生意的人,所以他在左宗棠非常艰难的时候给了他一大笔钱,后来左宗棠成功了之后就把他所有的钱财都给了胡雪岩。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胡雪岩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是一个具有政治眼光的商人。而且胡雪岩在生意越做越大的时候,还很注重产品的质量问题,胡雪岩在做生意的时候一方面依靠官,但另一方面他也考虑到了民,所以后来有的人称他为儒商,但最后胡雪岩也是因为和官靠的太近而导致了失败。我建议那些将来有志于经商的同学,你们真的应该好好看看《红顶商人》这本书,我想这对你将来的经商之道会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这么说今天的作家写曾国藩、胡雪岩已经赋予了文化的眼光,不再过分关注个人的阶级和人物的品质。其实曾国藩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曾国藩杀人如麻,他攻占天津以后就把太平天国的人杀个精光,他走过的地方人是一根头发也不许留的,全部剃光。所以曾国藩即使符合儒家的“修身其家,治国平天下”,但同时也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胡雪岩在每到一个地方做生意的时候,一方面要靠官,但同时他也会耍一定手段。其实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单纯,他都有复杂的多方面构成,都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八十年代还有一个人物不得不提——张建伟,他写了一部书书名是《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他也是《走向共和》的编剧之一,他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清代的历史。《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主要是写袁世凯为什么能从一个普通的军阀成为北洋军阀的总头领。天津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直辖市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这都和袁世凯有关,袁世凯驻在天津的时候,他把天津建设成一个相当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都市,现在研究天津文化的人还认为天津的雏形是袁世凯打下来的。袁世凯认为今后不管是要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还是要在乱世里占有一席之地,都必须有自己的基地,而这个基地就是天津。还有一个细节问题:大部分中国人都比较注重吃,但对厕所文化却关注很少,但袁世凯就在天津进行过厕所改革的运动,他认为厕所时文明的标志,一个地方厕所文化就很能放映这个地方的文明程度。袁世凯即使一个阴谋家同时也是一个改革家,他知道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这两个人他谁都不能得罪,但同时他也知道慈禧太后势力比较强,最后他选择出卖光绪皇帝也是和这一点有关。光绪皇帝倒台以后,慈禧太后发现靠个人的力量还是不行的,于是只好求助袁世凯,这个时候袁世凯就从阴谋家变成了改革家。但当他的改革触及到政治的时候,慈禧太后就坐不住了,同时他的改革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所以到后来袁世凯唯一能抓的住的只有自己手里的兵权,在大清王朝快衰败的时候,他随便一推就把延续了一百年的王朝推翻了。可以这么说像袁世凯这样的人在改革是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阻碍,更何况一般的普通人呢。改革是艰难的,这就像打海战一样,要想在体制上进行改革是很难的,一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说要健全社会主要的体制和法制,既然提到要“健全”,这说明某些方面我们做到还不够好。搞了二十多年的改革,我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还在摸索阶段,历史其实是面镜子,我们用它来照亮今天,以次为鉴。从曾国藩从胡雪岩,我们看到在清朝后世的乱世中,还是有一部分人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论他们怎么努力,总逃不出历史的踪影。从这一点我们也发现了当代作家的英雄情怀,对英雄的追述、缅怀。
     九十年代出现得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二月河为代表的作家文人写成的清帝系列书,后来改变成《康熙大帝》和《雍正王朝》。《康熙大帝》气壮山河,一个人恨不得再活五百年,康熙幼年登基,撤藩,平定鳌拜,收复台湾,像这样英名的君王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的。《康熙大帝》的作者朱苏镜,在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的时候,他回答:康熙是个真正的男人,一个少年就知道敢做敢为。《雍正王朝》也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视剧,曾经报纸上刊登过一则消息:中央电视台在播《雍正王朝》的时候,那是每到八点钟左右的时候,饭店里的生意特别冷清,因为那些当官的都回去看《雍正王朝》去了。康熙到死都没有指定继位人,于是几个王子同时争位,但最后却被势力并不是最强的雍正争到了皇位,那他是怎么取胜的呢?大家都知道雍正有个拳术,他通过装病骗过对手。很多人都把《雍正王朝》当成政治教课书在学,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能达到这种程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雍正一继位就开始财政改革,这一点很多人认为他有前任总理朱骁基的影子,因为两者搞改革都是从抓财政开始的。另一种说法说雍正是篡位的,本来是传位十四子,结果改成了传位于四子,但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因为当时于是还没有简写。“文字狱”在雍正手里到达了顶峰,杀了很多文人。但《雍正王朝》重点是突出他是一个很有深谋远虑的改革家。这么一来电视剧里的雍正和实际的雍正出现了距离,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两个雍正”,但重要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官僚们想从里面学到的是升官的权谋,而真正的有识之士从雍正身上看到的是雍正改革的迫切性,看到了中国应该走财政改革的紧迫性。《雍正王朝》引起的效率是多方面的:对文人有启事,对官僚有启事,对改革家有启事,这样的作品我们就称之为意蕴深厚,它的主体是多样化的,从同一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为底蕴,这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康熙大帝》唤起了人们的英雄记忆,《雍正王朝》既唤起了人们的政治拳术的兴趣,也唤起了人们对改革迫切性的关注,这样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使我们想起了意大利思想家说过的一句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历史。我们今天谈历史总是具有针对性,不会随便谈一段历史。二月河的作品实际上放映了当代人的英雄的向往,对改革的呼唤,借古喻今,放映了当代作家的责任感。当同一种题材被人们不断写的时候,这个题材一定放映了当代人的某种情怀,我们今后应该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到现实。
     或许我们觉得历史太沉重了,当九十年代也出现了两部作品:《戏说乾隆》和《还珠格格》。这两部是搞笑的作品,但为什么选择乾隆来调侃呢?这至少说明乾隆是有点“人情味”的。乾隆是自己把皇位传给嘉庆的,他觉得做皇帝做累了,就退居幕后当了太上皇,同时他也是最喜欢写诗的皇帝,他一身写了一万多首诗。《戏说乾隆》和《还珠格格》两部作品都是港台的,这说明港台的文化正在影响大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已经不再沉重,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人们本来的生活压力已经够沉重了,人们需要调侃,需要快乐,甚至需要狂欢,在笑声中释放了生活的压力。现在有很多人在戏说历史上的英雄,有的人甚至对武松不是个英雄,那天晚上他只是多喝了点酒发发酒疯而已(笑声)。现在人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历史,去发现历史有趣的一面。《戏说乾隆》和《还珠格格》都是搞笑的作品,但《还珠格格》多了青少年的叛逆,有点心里学家预期:一旦还珠格格茁壮成长,没有皇权,没有规矩,有的只是个人的喜怒哀乐尽情发挥。《还珠格格》除了搞笑以外,它对后来几代人的性格塑造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女孩子。《还珠格格》的作者是琼瑶,她以前大多是写些风花雪月、小资情调的作品,但《还珠格格》却是另一种风格。这说明作家要不断地变化自己的创作,这样才能吸引读者。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戏说乾隆》和《还珠格格》正好体现了当代社会的关键词:叛逆。
 胡适说过: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但有作为的作家总善于在历史里发现自己,历史是个从新发现的过程。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历史情结,世界上只有中国有《二十四史》,印度虽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但她是个宗教国家,不太注重记录历史,所以有很多都丢失了。我们应该以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发展而自豪,我希望在坐的有兴趣的同学能把历史写成新的文学作品,如果有的话,这就是我今天晚上最大了愿望了。

(此稿未经主讲人审阅,如有纰漏,尽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