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目湖讲坛
  内容整理
内容整理 首页    内容整理    正文

第190期:孔子文化和当代中国

(由录音整理成的文字稿)


 演讲人: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
       杨朝明教授
 
   很荣幸今天能够来到华东交通大学,来到咱们讲坛。刚才主持的同学介绍过程中说到孔子文化作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直到近代以来,它的命运的起伏跌宕。现在21世纪我们回顾孔子思想和中国社会的关系,我们每位同学了解之后都会深发感慨。那么我今天给各位演讲的是《孔子文化与当代中国》。
   谈到孔子文化,大家肯定会想杨教授为什么要用孔子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这个概念来讲呢,其实我本意是想彰显孔子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中的作用。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孔子文化是一种人文文化,作为一种人文文化,它对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怎么估价都不过分。那么孔子文化的概念,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它的概念甚至大于儒家文化,说到孔子文化也好,儒家文化也好,我们首先想到的都是文化。咱们华东交通大学是以工科为主的综合大学,各位同学经常也会听到人文讲座,毫无疑问对文化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什么叫文化呢?我们倒不是在说文解字,但是从文和化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细致的梳理孔子文化了。文,其实就是各色交错的纹理,这个文呢,就是好比一个人,在身体上画上花纹,这就是它起初的意思,也就是说区别于字谱,区别于天然。甲骨文其实就像人身上有花纹。文的引申义就是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符号,进而演化成文物典籍和礼乐制度。这是文。那么化呢?它的本意是变化。它是指事物形态或者性质的改变。同时又引申为矫形谦善之意。假如说我们不善而变成善,这就是化。文和化合成一个词是比较早的,在汉朝。其实在更早的时候,也就是在先秦时期,文化也就有了它的意思了,文化的意思最早来自《易传》。文化其实就是人文化诚意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意指人文也,关乎天文,宜察时变,关乎人文,宜化成天下。”就是说人应该追求什么,应该往哪里走。沿着这样的目的进行矫形谦善,这就是文化,其实文化,我们常常说起来,概念很宽泛。大的思想观念是文化,甚至我们校园有文化,宿舍有文化。其实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成果,只要是人们创造的都是文化,广义的文化其实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与自然界的区别。着眼于人类,着力于自然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我们常常称之为大文化。那么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排除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是指排除了人类的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部分及其成果的部分,只是精神创造的部分,所以称之为小文化。从这个概念来看,用《易传》的话说文化其实就是人化,教化其实就是文教。说到底就是人文文化。说到文化,其实早期的儒家特别强调人与动物的差别,什么叫人化,人化其实就是我们这些内存在,那么我们之所以是人,是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自然属性,但同时也有我们的社会属性。所以说早期的儒家,比如说孟子,他谈到人应该怎样做的时候,他从人类最基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来出发,他说我们既然是人就应该区别于其他的动物,那么我们既然是人,应该做到那些呢?如果我们做不到哪一点我们就无异于动物,所以说他从我们的内存在,从我们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另外呢,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孝的观念,这对于孝敬父母,孔子也从这来谈,比如说孔子说现在有人说我是孝敬父母的,那么孝敬父母从哪里开始呢?他说我能养活他,孔子说:“今之孝者,视为能养。”按照孔子的说法这个还不够,还应该敬。为什么呢?他又说:“之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则何以别之。”意思是说你家养一匹马,一只小狗,你肯定能够养活,如果你对父母不敬的话,和犬马有什么不同呢。这是孔子谈孝。其实孔子和孟子都是从我们的内存在来谈,所以文化就是人文化成。那么我们应该做到什么,应该怎么做,做到这些它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呢。所以说儒家思索的起点就是从我们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出发的,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就是我们一个个个体。那么我们人类的问题解决了,整个社会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所以孔子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人文文化。
   我觉得刚才同学介绍的非常好,甚至可以作为我演讲的引子。为什么呢?这个孔子文化的确和我们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孔子文化为什么后来又起伏跌宕,以至于到现在我们对于孔子,对于早期的儒家文化还有那么多的误解。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孔子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人,他的思想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呢,特别是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各位学工科的更能够感觉到我们现在科学技术进步的突飞猛进,孔子所处的时代是2000多年前,如果说是文明的开端,我们可以想一下孔子思想有多大的生命力,或者说是它在多大的程度上适应现在的社会,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我本人而言,开始对孔子文化没有什么了解,我就知道大学课本里有关于孔子的内容,当我坐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室的时候,别人就问我知道来到曲阜师范大学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意味着来到了孔老儿的老家。曲阜师范是中国唯一一个建立在农村的大学,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的四周全是农田。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个学校呢,因为这里是孔子的故里,我虽然坐在这个学校,但是我对孔子本人并不了解。孔子的弟子对孔子那么崇敬,孔子的思想与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显然有内在的原因,经过我的学习与理解我觉得孔子文化的确不是无源之水,长期以来,在我们中国形成了一个疑古思潮。疑古思潮就是怀疑我们的古代,这其实是在宋朝就有了,从宋朝到清初的疑古的目的其实就是卫道,捍卫儒家的道同。从汉代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道教产生,佛学影响很盛。到了唐朝中后期,为了对抗佛学,很多儒家学者就提出了道同思想,就是为人处世之道。它有一个传承的时代,从古代的尧舜禹时期传下来,宋代的时候他叫卫道,儒家经典未必都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之外,未必没有儒家经典。大家都开始疑古,但是这个时候的疑古还是为了捍卫儒家道同,不过到了近代,问题就出来了,咱们中国人在鸦片战争以后,受了太多的屈辱,一步一步中国人被逼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我们甚至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反思了军事上落后挨打的情况之后,大家就迁怒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于是呢在我们中国就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谁要是反传统就是革命,谁要是和传统对抗,谁就是了不起的。文化大革命时期表现的有点登峰造极,在这个时期呢,孔子文化和儒家文化显然命运就可想而知。可是我们回头想想,中国历朝历代都尊崇孔子,到底原因在哪里,孔子思想和中国社会到底有什么关联,为什么是这样的现象?我们前辈们对孔子的评价我认为非常恰当。
    我们先来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马迁,西汉中期的历史学家,著的《史记》有《孔子世家》,他在里面说天下的君主太多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贤人活着的时候荣,但是去世以后就悄无声息了,但是孔子不是,虽然是个布衣,但传了十几个朝代,历代的学者都效仿他,他真是个不得了的人,可谓至圣。这是司马迁对他的评价。大家还应该知道元朝的元武宗,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武宗继位的时候,他让翰林起草诏书,他说孔子不像我们现在的学者很了不起,今天创造一个学说,一个体系,明天创造一个理论,孔子没有创造多大的理论,孔子认为以前的君王已经把王道阐述清楚了,用孔子的话说“六经之中,王道倍焉。”所以啊,孔子效法以前的先王。因为孔子,我们才知道孔子以前的圣人。大家知道孔子名仲尼。他谈到了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承先启后的作用。现代有一位历史学家,专门写过一本书叫《中国文化现代史》,离现在有80余年,他在书中说:“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就无中华文化。”这是他对孔子的评价。很明显,他也把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都说得很清楚了。梁宋明先生,大家都知道,他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都收在了孔子手里,孔子以后的中国文化又差不多都从孔子手里出来。那么这样就彰显了孔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有一点需要清楚的是孔子的思想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他站在了他那个历史时期的至高点上,对当时的事情进行了反思,其实他背后有一个广泛的历史背景,疑古思潮其实就是把以前的历史甚至都抹杀了,说东周以上无史,其实就是把历史拦腰截断,这样就是说孔子以前中国文明有漫长的发展历程给省略了,如果说孔子是中华文明以外的人,他的思想在我们今天肯定会影响对他的认识。说到孔子文化,那么如何看待孔子文化?
   比如说刚才那个同学介绍的,咱们中国在国外已经建了很多所孔子学院,大概已经有200多所了,用不了几年就要建500所了。他这个孔子文化学院与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孔子文化学院是专门研究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机构,咱们海外的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的,各位想想汉语与孔子文化有关系么。当然有关系了,我03年在韩国做邀请教授的时候,韩国一个大学中文系教授,他是一个韩国人打电话给当时和我一起吃饭的朋友,问“上边有精神”是什么意思。这是咱们中国的现代文化。朋友让我来回答,我说:“你到中国学三年,你才能理解。”这就是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刚才说的疑古思潮,其实中国的疑古思潮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各位可能不是很了解,我们在疑古思潮的时候,对自己的文化不太自信。这种失去自信的后果是什么,各位可能不知道,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汉字,陈独秀说汉字可能不适用于中国,因为汉字里面都是封建社会的毒素。还有各位一定都知道吕舒湘先生,他是一个语言大师,但是他说:“我怎么看,都觉得中国的方块字丑的可以。”连毛泽东同志也说中国的汉字可能要废除,要走拼音化的道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瞿秋白,他说汉字是最丑陋,最肮脏,最没有用的文字。我们出了一本杂志叫《孔子文化研究期刊》这个期刊我在后面专门写了一篇感慨,大家就是说疑古思潮时期我们的经典不行了,居然汉字也不行了。当时大家的共同意见是汉字没法把我们带进21世纪,汉字可能要埋葬我们,再不丢弃汉字我们中国就没有希望了。后记中我发表了一篇感慨,说我们现在平稳地进入21世纪,当我们回头看看这些用汉字写的废除汉字的文章,我们会生发出很多的感慨。其实语言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有一次一个上级的职能部门到我们学校来调研,问我们大家对这个孔子文化怎么看,我们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当时有一位说你们不用高兴,因为我们曲阜师范大学设学在孔子故里,这个跟孔子没有关系,是教汉字的。后来呢,教育部国际交流室的室长到我们学校来做报告,另外一个人说这个起名字是随便起的,跟孔子没有关系,眼神里面透漏出来的分明是瞧不起。这种说法非常浅薄,那个人接着说了一句,这个名字是陈至立先生起的,另外他说,有人说我们这个名字叫绝了。我不知道各位对这句话怎么看。所以说这个问题在慢慢思考。
    关于文化的层级问题,好多都是文化,比如说关于我们山东肥城盛产一种叫肥城桃。他们就要搞桃文化节。董永的故乡搞什么董永文化节。山东曲阜所在的济宁,拥有孔孟文化,拥有运河文化,拥有水浒文化,他们在介绍的时候并列,其实很多人在笑话他们。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其实没有把文化的概念搞清楚,按照文化学的分层理论,文化可以分成表层、中层和底层或者是外层、中层和里层。世界上很多的孔子文化学院学完了是文化,那么他们要到中国来学文化的时候,大家都犯愁了,好像都是文化,那么给他们讲什么呢。那么我就用这个理论我提个建议,其实就是可以把九本分成三本一册,前三本就介绍文化的表层,中三本就介绍文化的中层,后三本就介绍文化的底层。表层文化就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就是这些表面上可以看到的物质形态的东西。比如说外国人到我们中国来看到的婚礼,看到的丧礼,看到的车子等等,他都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这种文化其实只是一种表层的文化。中层文化就是制度层面的,比如说中国两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还有些书院制度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文化的中层,它包括了礼仪、风俗、制度等等,包括法律、制度、规则等等。那么文化的底层是什么呢?其实文化的底层就是哲学,就是人生观,就是价值观,就是方法论。那么非常明显,进行这样的划分,我们就知道孔子文化是属于文化的哪一层。比如说我们表层的文化婚礼,各位肯定都会想自己的婚礼怎么办。中央电视台有次找了很多的婚礼司仪,大家都在谈论自己那里的婚礼上是怎么做的,其实我觉得都是与我们传统文化相比,变味变得很厉害,怎么热闹怎么办,甚至说越搞笑越可以。在有些地方好像把新娘和新郎折腾的越厉害,婚礼就办得越热闹。大家看中国传统的婚礼,婚礼是非常神圣的。“天地有阴阳,社会有上下,人们有男女。”人类的男女其实是效法天地的阴阳,男女的结合产生了社会的人伦。有人说儒家轻视妇女,这实际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就有些研究生在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说孔子说过一句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他认为这是孔子瞧不起妇女。其实孔子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也非常重视夫妻情感,他认为这是人类一切的开始,所以呢,那时候的婚礼都是非常神圣的,比如说《诗经》里面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得是非常深沉的。在古代婚姻的六礼他包含的都是对婚礼的谨慎,庄严或者神圣的一种重视。甚至体现的也是一种社会角色,体现社会角色是如何定位的,在那种情况下,参加婚礼的人都是神圣婚姻的见证者。但是我们现在的这个味道全部变了,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因为婚丧嫁娶是文化的表层,那么文化的表层它体现的是文化的底层,这种底层,是什么呢?他认为啊,婚姻是一切人类的开始。比如我们长期以来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价值是什么呢,科举制度下考的是什么,当然对于科举制度有不同的看法。科举制度废除了100多年了,他的废除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各位生活在农村的就知道,农村现在非常的乱。实际上科举制度废除以后,中国的人才流动都是从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其实在科举制度之下,很多的乡绅依靠在科举时代取得的地位成为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成为文化生态的平衡因素,那么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人才的乡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到现在都是这样的。所以,农村文化生态严重失衡,其实这也是传统文化断裂带来的一种恶果。我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的分层理论,从这个角度来了解孔子文化,它不是和运河文化、董永文化等并列的,那么它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按照文化的层次理论,文化的表层中层底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很明显,表层应该反映着中层和底层,那么底层应该渗透到表层和中层。另外呢,表层和中层的变化渗透或渗漏地影响着底层,比如说我们现在热热闹闹,这个热热闹闹慢慢地会影响到我们的价值观,大家看每年的所谓圣诞节,这当然是一种表面的文化,这种表面的文化时间长了,它会影响到我们文化的底层信仰,就像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说过,请问我们现在的城市文化属于那家的文化呢。这种混乱我们其实可以从文化学理论表层和底层的关系来理解,底层显然也制约着表层和中层文化的变化,但是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那种因素,比如说当前我们这种文化表层是什么,中层是什么,底层文化到底又是什么。从理论上讲,文化的三个层面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但是在人类历史上文化的这三层从来就没有统一过,大家可以想一想,孔子文化也会,儒家文化也好,他是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所说的,儒墨道法阴阳等六家,此物为智者也。各家的思想考虑的都是社会的治乱问题,但是思考社会治乱的时间恰恰都是社会大乱的时候,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孔子文化也产生于这个礼崩乐坏,天下大乱的时代,就像秦朝,后来的汉代在反思秦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任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朝灭亡就是因为不实施仁义,而儒家倡导的恰恰就是仁义,所以说文化是开放的。各个层级之见出现断裂,它的层级之间就会出现断裂。所以秦朝以及隋朝的教训都是如此,孔子文化很明显是我们民族的底层文化,是我们两千多年来的世界观、方法论,那么孔子思想创造虽然创造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他个人对文化的创造实践。孔子呢,“天下无道久矣,莫能仲尼”这句话也是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论语》里面的第一句话大家都知道,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吧。通常的理解是学习了以后常常复习或者常常实践,就会不亦说乎。其实我个人觉得这句话可能理解有点问题,大家看看我说的到底对不对,同不同意。《论语》是研究孔子最重要的资料,它的首篇首章共有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传统上解释为,第一个谈学习的问题,学习了以后常常复习令人喜悦。第二个谈交友的问题,第三个谈胸怀,就是说人的胸怀,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其实我把结论说出来看大家能不能同意。“学”传统上理解是动词,我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名词,这个“习”是“实践”,“时”也不是“常常”,应该是“时代”,这个“学而时习之”就是假如我的学说被这个时代所实践。“不亦说乎”的“说”与“快乐”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东西。这句话相当于孔子之道,就是假如我的治理天下的理论被天下所实践的话,不是很令人喜悦吗。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接着来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退一步说,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学说被天下所接受,但是没有做到,那个时代显然不是这样。那么远方有个人来了并且认同我的学说,认为我的治世理论也很有道理,我不是也很快乐吗?但这个快乐已经不是前面的喜悦了,这个朋友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他是志同道合的人。《易传》里面的“君子以朋友加息”那么君子之间就是以朋友讲。第三个层面就是说所有的人都不了解我,我也会坚定自己的信念,这难道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原来我们把这三句都割裂开了,那么研究《论语》的层次问题,我觉得这个解释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也不是我的创建。在清初的顾炎武就提出学者是道术之组成,在清末的一位学者也提出“学”是名词。我觉得这种解释也是有道理的,“学而时习之”不是说学习了常常复习。我觉得常常复习不一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大家可能都有同感,我第一年没有考上大学,我已经很不喜悦了,让我再考上十年八年的,我肯定不会越来越喜悦了。另外呢,我在参加一次会议,台湾历史研究员的一位副所长,他在台湾地区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他也在杂志上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当时很多人不认识他,他觉得很不舒服。当他听到被人读过他的文章时,高兴得不得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镜头。“学而时习之”的确“不亦说乎”,但是当别人不了解的时候“有朋自远方来”也是很快乐的。所以呢,我觉得现在我们对孔子的了解实在是差别很多啊,包括《论语》。刚才说过宋代的宰相赵古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有人写了一篇文章“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一百步论语也治不了天下。”其实我认为用不了半部《论语》,八个字就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问题是你真正做到了吗?其实是要理解它的真精神。它被世界誉为“二十一世纪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各位想想如果这几个字大家都做到了,大家能真正理解它的真精神吗。我们回过头来,其实我们对《论语》还存在着很多的误解。
   就像司马迁说的“天下无道久已莫能仲尼”,孔子临终前还在说没人用自己的学说,正好与前面的相对应,所以孔子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学说入市。孔子非常好学,曾经说过有十户人家,一定有做人像我这么好的,但是都不是像我这么好学的,所以孔子的好学有很多的例证,也是因为他的好学成就了他的博学。孔子小时候社会地位比较低,做过很多的事情,同时也了解了社会,因此呢,他后来也走向了从政。各位想想,孔子的周游列国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旅游吗?他显然是一种政治流亡,他希望找一个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但是他一声的政治命运就好像是一只丧家之犬。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写了本书叫《丧家犬——我读《论语》》,他把孔子说成是丧家犬。其实他的说法带有他自己对孔子的一种认识。大家知道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在郑国,师徒走失,弟子们找不到老师。子路到处去找,问一位老人“请问你看到我的老师没有?”这个老头就说看到一位老头在东门外边,好像一条丧家之狗。后来,子路把这个老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认为描述自己像丧家之狗很合适。其实孔子是一种自嘲。日本的一位教授发过一篇文章给我,他说“那个时候,容易成功的是野心勃勃的狼,而不是忠心耿耿的狗”,那么孔子的确有人称其为丧家之狗,但是孔子自己认为自己是一只啄木鸟,为什么呢,有一个例证。楚国当时有一位使者带着礼品来请孔子,而孔子认为当时的楚国无道,他认为既然无道,那他就不去。弟子劝他的时候,他说“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啊?”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孔子认为有道之君可以侍奉,无道之君不能苟同。正是因为孔子有这个“择木之鸟”的政治人格,才有了他的丧家之犬的政治命运。大家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林立,如果是一个自由飞翔的小鸟的话,他可以选择国家,但是到了汉代以后,只有一棵皇权大树,再有这种品质的话就意味着儒学就不能治理国家,因此在秦汉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大家知道在汉代有一位儒生,他看到对秦二世劝戒没用,就投奔刘邦。开始他很反感儒学,但是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位到曲阜去了解太老的皇帝,这个转变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这个儒生起的作用,当时汉代取得天下以后,就在思索秦朝灭亡的教训,儒生就说儒家学说打天下不行,但是守天下可以。社会要想和谐,离不开儒学,因此在汉代出现了一次对儒学的反思运动。刘邦在庆功的时候,很多手下喝多了,就开始争功,甚至拔剑击柱,场面非常混乱,这个儒生就说愿意带几个儒生来制定汉代的礼仪。在找儒生的过程中,有两个不愿意去的儒生说他,他就说这些儒生不知变通。
   先秦时期的儒学就是讲究政治品格,但是汉代以后,政坛统一。众多儒生开始学习礼仪,未央宫建成了,《汉书》和《史记》中有明确记载,当时如果违背礼仪,就要拉出去,当然拉出去就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了。当时的刘邦很得意,因为按照礼仪皇权至上,那么就是说自己不用受礼仪的约束。这个秩序其实就是儒家的礼仪,在汉代的时候,用什么来治理国家已经不重要了。大家知道,管子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经过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他要实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与其相适应,于是就出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就和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这样的叙述,我们就可以回过头来理解孔子了,孔子早期的思想有“仁、礼、义”等,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儒学,儒学从先秦时期到汉代与中国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结合起来,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原始的儒学与后世的儒学又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孔子的学说首先是“礼”,没有那个无道之乱世,就没有孔子的思想,如果说孔子是个思想家,那他首先应该是个政治思想家,他思考的是社会的治乱问题,因此他早年谈“礼”特别多。但是有了礼就一定意味着有秩序吗?比如说我们班级制定了班级规则,就一定会得到执行吗?所以孔子到中年以后特别是在50岁以后,谈“仁”特别多,其实“仁”与“礼”的关系很密切,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么礼乐怎么办呢?所以“仁”在很大程度上是遵守“礼”的一种自觉。中庸思想其实是一种方法论,孔子到了晚年之后,对自己的哲学思想,对社会境界的真正认识才发生了重大的飞跃。所以对于孔子的思想这么理解,对他阶段性特征的理解,我们就知道早期儒学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儒家的礼仪让刘邦觉得作为皇帝他很高贵,那么儒家的礼仪与礼义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这是礼的不同层面。孔子曾经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知道各位是怎么理解的,首先想到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通常的解释是孔子主张的是等级,这句话翻译当然没错,但是它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孔子的本意是君要有君德,臣要有臣德,父要有父德,子要有子德。这其实有一个背景,时间原因我们不多讲。它和《大学》进行对照我们就知道了,《大学》里面这样讲做皇帝的首先必须仁爱,皇帝要求君上也要自觉地修身,其实呢礼讲究的不是等级,而是各安其位。现在看到的“仁”是这样的,那个战国时期的“仁”各位知道怎么写吗,它是上边是“身”,下边是“心”,有人说看到以后,这是人自己想做自己,不是爱别人,是爱自己,其实是一个误解。这其实应该用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来理解,是人要讲究修身,修己。仁的第一个层面就是修己。儒学最高境界当然是每个人都仁爱。就比如我们买房子的时候,邻居吵吵闹闹显然不好,这个礼就是居处。选择个好地方为美,选个没有仁爱的地方显然是不明智的,大家都希望选个仁爱的地方。我们希望我们的周围都仁爱,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仁爱。其实仁的本意就像“亲亲为大”,什么叫“仁”?所谓仁爱就应该孝敬亲,这是第一个层面,亲近自己的亲人,孝敬自己的长辈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外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继续外推就是有一种普爱之心。再往外就是不但要爱人也要爱自然。这就是孔子仁爱之心的一种外推,孔子本人也就是这样,就像《论语》里所说的孔子钓鱼不会一网打尽,归巢的大鸟也不会打死。这就是孔子的一种仁爱之心。
   我们一提到孔子思想,就会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很博大,说起来孔子的思想体系很博大但是又好像离我们很遥远。就像《中庸》里说的“道”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说孔子也说过一些小事。上海博物馆从香港买了一批竹简,这批竹简其实有些字已经看不清了。但是里面有一句“口惠而不计”,就是说我整天只是夸你但不做实事,孔子认为不应该这样。《礼记》中这样说的,你问别人冷不冷还不如直接给件衣服送人家,问别人饿不饿直接给点食物,整天夸别人的有点也不提拔别人,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说我刚才很热就没有人问我热不热,我刚吃完饭还在打饱嗝,就没有人问我饿不饿。但是一个人口和实要联系起来,比如说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打乒乓球很晚回来,路上一个老人问我们吃过饭了么,我们就说吃过了,然后说如果没有吃过就去他家吃。我们听了以后很开心,因为老人很关心我们。有意思的是过了一个星期我们又去打乒乓球,这一次还真没有吃饭,老人问打球这么晚吃过了不,我们说还没有。老人就说赶紧去吃,再晚点食堂就没有饭了。所以说“问人之饥则食之”。
   刚才呢,我们提到孔子的思想与中国的关系。孔子思想在历代中国其实遭遇过两次冲击,一次就是我们提到的近代的西学,我们从孔子思想的演变中,比如说庄子认为天下学说有道和方之分,所谓道术包含着天地之美。儒学讲究的是内书外网知道,就是自己要修养以便更好影响社会。据我个人研究庄子认为儒学就是道术。司马谈认为各家讨论的都是天下治乱,但是各家都抵不上儒学。比如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出现三次灭佛运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为什么要这样呢?宋代产生新理学,选择儒学,近代大家反对传统文化。
   为什么统治者选择了儒学,是因为他运用儒学取得了合法性,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呢?孔子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批判者要进行批判就要先进性自我批判,这样他的批判才有合理性。国学与中国社会的联系似乎不用多说。其实近代的疑古思潮大盛还有很多的例子,想到严复,就想到《天演论》,就会想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时候其实是想说优秀的学说没有得到传承,子孙没有学到精髓。他是希望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他翻译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更加了解中华的原文化。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没有架起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而是引起对西方文化的热潮。
   说到这里我觉得后边还有好多的话,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历来觉得一个自信的民族必须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立足点。我们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就是要开放,但是我们有没有自己的立足点是很重要的。关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问题,一个人对于自己的本国历史应该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就是说起码不应该对自己的本国历史报一种偏见的看法。有人说中国历史其实没有什么价值,其实这就是一种虚无主义。现在还有人把我们当前的种种罪恶推到古人身上。其实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文化之遣。有学者说有这种观念的人越多,这个民族才越有希望。说到这里我想起有一位教授到日本去以后,回来以后写了一篇文章,他说在日本的三大震撼。这个三大震撼之一就是日本人的工作精神。有一天他到弟弟的公司里去,天已经很晚了,但是日本很多人工作意犹未尽,虽然他没有做什么,但是好像自己还想干点什么,他觉得日本人的工作态度不得了。我在读到很多日本的文章,了解到日本人非常敌视那些出力不尽力的人,日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非常让人钦佩。第二个方面就是日本人很节约。他说他常常回忆起日本人默默地吃完最后一颗米粒离去的身影。一个富裕起来的强国这么节约,这一点非常让人尊敬。第三点就是日本人守秩序。又一次他赶上日本的一个重要的节日,正好是星期天,日本人都到东京南部的一个半岛上去。这里是一个旅游胜地。回来的时候遇到空前的大塞车,非常壮观,七十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七个小时,那么在这个时候他感到了一种震撼。他说这个七十公里的长龙甚至没有听到后面有人鸣笛催促前面的,甚至没有看到一个维护秩序的警察,没有一个车辆违背秩序提前开过去。我们要知道日本的高速公路都很窄,这么窄的公路,这么空前的大塞车,日本人竟然那么守秩序。我记得很清楚这位教授在文章中说日本人竟然那么耐心地往前挪动。这样的一个守秩序的民族是一个多么可敬的民族啊,那么同时这么守秩序的民族又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民族。这里面深深给我们震撼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其实儒学能对我们的人生观,对我们做人有点启发,我觉得这是最基本的。儒学说到底是一种修身的学问,如果要做到推己及人,首先要做到修己。做到修己的人越多,我们这个社会就越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才能变成自觉的行动。
   我希望大家今天记住孔子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且变成自己的行动可能就会很好。谢谢各位!